“‘合尺、合尺’,我们会看到老艺人一边唱一边给二胡进行调音。这就是刚刚介绍工尺谱里‘合’和‘尺’的两个音。” 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的《中国民族器乐赏析》通识课上,艺术学院教师杨箫铭一句话就勾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将非遗知识自然融入音乐课堂的功力,既源于她对岭南音乐的热爱,更来自她多年深耕非遗实践与持续钻研的积淀。
近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承办的 “2025年广东省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开班,广外南国艺术学院教师杨箫铭凭借扎实的专业积累入选参训,与来自全省各地约200名传统音乐类非遗传承人、业务骨干共同参与此次专业赋能。
不同于单一的技法教学,此次培训充满跨界视角与实践启发。从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的专业讲解,到新媒体时代非遗直播传播的经验分享;从中华优秀民族音乐经典传承工作坊的现场展演、岭南古琴艺术、客家山歌的短视频交流,到线下走进老人院的非遗宣传实践,丰富多元的内容让杨箫铭对非遗传承有了更为系统的理解:“传承不光要懂手艺本身,更得学会怎么传播、怎么创新。”
回到广外南国的课堂,这些培训感悟很快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同学们知道《沧海一声笑》里运用的是调式什么吗?‘宫’‘商’‘角’‘徵’‘羽’,这是我们中国传统音乐里最常见的五声调式。生活里藏着太多这样的文化密码。” 在《中国民族器乐赏析》课上,杨箫铭总爱用这类贴近生活的例子拉近学生与非遗的距离。她清楚,年轻一代对非遗的认知往往始于好奇,课堂正是播撒文化种子的最佳土壤。
讲解不同地域的传统音乐时,她会结合文化与历史溯源展开:说到客家汉乐,便会提及客家先民从中原南迁的过往,解释其曲调古朴、典雅的演奏技法的缘由,音乐里藏着的客家文化理念,不需用过于华丽的演奏方式,重在音乐气质的表现,就像书法笔画越少越见功力;讲到广东音乐,她会联系到广东人豁达务实的性格,阐释《步步高》等曲目欢快明快的风格里藏着对生活的热爱;聊潮州音乐,她则提到当地经商的积淀,让曲调多了几分轻快松弛。“汉乐的难点在心境与韵味,这需要文化底蕴支撑;不一定有很复杂的技巧,简单的曲调已蕴含独特的音乐风格与人文精神。”她常这样告诉学生。

今年11月,广外南国将举办校园文化美育节活动,届时非遗民乐演奏、演唱等节目将在校园内进行展示。进入筹备阶段,杨箫铭忙着指导学生编排作品,尝试将古筝、古琴与西洋乐元素等融入到展演,践行培训中习得的“守正创新”理念。
“一位八十多岁的教授曾对我说过,一首曲子弹了几十年了,每次演奏感受都不一样。非遗传承没有进度条,我和学生们都在成长。” 她的教室里,阳光洒在乐谱上,《渔舟唱晚》的旋律缓缓流淌。从非遗传承班的参训者到课堂上的播种者,杨箫铭用指尖的音符与心中的热爱,让非遗瑰宝在校园里渐渐焕发新的生机。
图丨学校提供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国产C919飞机首个商业航班周日开飞!还有这些航
更多航司和租赁公司的确认订单也意味着,C919的交付节奏也将加快...
马斯克公司首获美监管机构批准 可开展人脑芯片植入
但目前,临床试验招募尚未开放。综合报道,埃隆·马斯克旗下的人脑芯...
中国餐桌上的法国美食更多了
近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介会在法国巴黎成功举办,不少法国...
坚持本土化种植,加强技术研发—— “洋水果”在
海南省琼海市大路镇“世界热带水果之窗”基地内硕果累累的黄金木瓜树...
千变万化小蘑菇 影响人们衣食住
从奈飞热播的纪录片《神奇真菌》,到探索使用致幻蘑菇中发现的化合物...
预制佳肴“技”高一筹
科技改变未来,伴随经济社会生活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与美食烹制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