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贸易发展局与渣打银行公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大湾区营商景气指数显示,营商活动的“现状指数”录得54.1,环比略微下跌0.2,接近2021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预期指数”由54环比上升至54.8,是过去5个季度以来首次上升。
渣打大中华区高级经济师刘健恒表示,营商活动两项子指数都高于50的中性线,反映年初平稳开局后,增长趋势持续。整体而言,今年第三季度大湾区营商景气指数有望继续企稳甚至轻微上升,目前市场担忧美国大选对地缘政治带来的影响,营商气氛仍然谨慎。
城市表现方面,香港的“现状指数”从43.3环比上升至47.1,而“预期指数”从44.2环比回升至49.7。广州和深圳的“现状指数”及“预期指数”均于50以上,其中深圳的“现状指数”为大湾区中最高,为57.3。
营商环境调查指出,关税阴霾似乎对“创新和技术”行业带来较大冲击,该行业“现状”子指数由57.8环比下跌至43.9,而“预期”子指数更是从第一季度的54.6环比急跌至38.1。
刘健恒表示,在指数调查期间,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欧盟委员会也展开对中国电动车征收反补贴税的程序,影响部分电动车和锂电池供应链相关依赖外部需求的企业。他预计,“创新和技术”行业对关税的关注至少会持续至美国大选。但香港业界的指数表现相对强劲,可能是源于香港特区政府大力推行“抢企业、抢人才”措施,促进创科发展。
本次指数也针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进行调查,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范婉儿表示,对于新质生产力发展,市场关注需求是否能够消化新质生产力发展所增加的产能。在调查中,只有11.7%受访者认为,部分新兴产业存在过度投资和潜在产能过剩的风险非常高;36.7%认为有这个可能,但风险较低。
数据显示,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相关政策将会有利于大湾区企业发展以及经济转型,37.6%的受访者表示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相关政策与其相关,而“创新和技术”领域企业受到的影响最大,有接近50%的企业表示其受到政策的正面影响。多数受访者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让其利用科技提升产能/效率、提升目前供应链/商业模式(34.8%)或是增加精通科技的人才供应(32.2%)。
范婉儿表示,随着国家推动新质生产力,预期香港将有更大角色,特别是在产业转型的范畴,认为融资和投资展望仍有庞大的增长空间。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更多航司和租赁公司的确认订单也意味着,C919的交付节奏也将加快...
但目前,临床试验招募尚未开放。综合报道,埃隆·马斯克旗下的人脑芯...
近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介会在法国巴黎成功举办,不少法国...
海南省琼海市大路镇“世界热带水果之窗”基地内硕果累累的黄金木瓜树...
从奈飞热播的纪录片《神奇真菌》,到探索使用致幻蘑菇中发现的化合物...
科技改变未来,伴随经济社会生活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与美食烹制相...